动中禅,动中禅修行方法
动中禅,静中修心——深入解析动中禅修行方法
动中禅,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修行方法,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历经千年沉淀,至今仍深受人们喜爱。它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修行,通过调整呼吸、放松身体、调整心态,达到身心和谐、清净自在的境界。下面,我们将深入解析动中禅的几种修行方法。
舒胸松腹,涵胸舒心
在动中禅的修行过程中,舒胸松腹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胸不能内陷,也不能过于挺拔,要保持一种舒展、放松的状态。腹部也不要故意凸凹,只有直腰掖胯,腹部自然放松,横隔膜才能自然气通,内气易于存于丹田。这样,上虚下实,自然神活,气固。
睡前静坐,恬淡虚无
人在一天的工作与生活中难免有各种不愉快的经历,在晚上入睡前静坐,可以渐渐让自己进入一种恬淡虚无的境界,让自己平静地进入梦乡。睡前静坐的具体方法是,在临睡前的洗漱之后,盘腿而坐,保持呼吸自然,不要憋气,让思想慢慢沉淀。
猛虎按掌,意念集中
猛虎按掌是动中禅中的一种练习方法。具体动作是,左弓步站立,左手置于左胸前,右掌缓缓提起,以鼻吸气,意念全身之气收于丹田。紧接上动,右掌突然以最快的速度与左手相触,同时呼气,意念全身之气释放。这样反复练习,可以锻炼身体,增强意志。
站桩养生,调节身心
站桩是动中禅中的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养生方法。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就有提到“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守神。”这些都与站桩有关。站桩动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可以调节身体机能,增强体质。
入定修行,层次分明
入定是动中禅修行过程中的一种高级境界。入定的过程是,首先身体如入睡一般慢慢空掉,接着呼吸逐渐由粗变细,接着念头逐渐减少乃至消失。这种情况下即是在进入定中了。入定分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个层次。前三禅都能感觉到身体的存在、喜悦的存在。
识心达本,层层递进
修行的过程就如同造七层宝塔,识心达本就是最高的那一层。要想达到最高层,必须从最下面那一层做起,先把地基打好。在动中禅的修行过程中,也是如此。我们要从最基本的动作做起,逐渐深入,最终达到识心达本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