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故事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极具特色的节日之一。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寻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故事。
1.中秋节的由来:古老历法的演变
中秋节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被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十五日,因此称为“中秋”。
2.中秋节来历一:古代祭月的演变
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的十五日,因此定为“中秋”。
3.中秋节传说故事一:嫦娥奔月
中秋节传说故事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生活在深山之中。后羿从王母那里得到一包不死药,嫦娥为了不让不死药落入***人之手,便吞下了它,身体变得轻盈,飞到了天上,变成了月宫中的仙女。
4.中秋节传说故事二: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丽,被誉为“月宫仙子”。
5.中秋节的普及与盛行
相传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
中秋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团圆饭,共同感受家的温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