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挺进大别山,千里挺进大别山时间
1947年6月,在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展开了一场历史性的战略行动——千里挺进大别山。这场行动不仅改变了国共两军的战略态势,也成为了***革命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1.挺进大别山的战略背景
*国共两军战略态势*:1947年3月,蒋介石将大部分军队集中在攻打陕北革命根据地和山东重点交通枢纽上,中间地域防御较弱。中共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为骨干,千里跃进大别山,实施战略进攻,改变国共两军的战略态势。
2.千里挺进的艰难历程
*跨越重重障碍*:刘邓大军先后跨越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洪河、汝河、淮河等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克服困难:在进入大别山区后,刘邓大军克服极度疲劳、疾病流行、减员严重、缺乏粮弹衣着等严重困难。
3.千里跃进的胜利意义
*改变国共两军战略态势*:刘邓大军的千里跃进,使革命战争由防御转为进攻,为后来的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牵连***军队:刘邓大军像一把尖刀刺进***的胸膛,为牵连***军队,成功发动淮海战役立下了汗马功劳。
4.千里跃进的历史影响
*鼓舞革命士气*:刘邓大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革命士气,增强了人民对革命胜利的信心。推动解放战争进程:千里跃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为后来的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5.千里跃进的壮丽画卷
*刘邓大军的英勇奋斗*:刘邓大军在千里跃进过程中,展现出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革命歌曲的创作:“刘邓大军真勇敢,渡河反攻鲁西南大捷,歼敌六七万,蒋介石正在手忙脚又乱,我们又挺进了大别山。”这首军歌就是创作于这20天的千里跃进过程中。
千里挺进大别山,是***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不仅改变了国共两军的战略态势,也成为了***革命胜利的重要转折点。刘邓大军的英勇奋斗和革命精神的传承,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