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氧测量仪,溶解氧测量仪原理
溶解氧测量仪:守护水环境的重要工具
随着工业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水环境的质量问题日益凸显。溶解氧(DO)作为水质的重要指标,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水体的生态平衡和生物生存。溶解氧测量仪作为一种专业设备,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水产养殖、污水处理等领域。小编将详细介绍溶解氧测量仪的原理和测量方法。
1.溶解氧分析仪测量原理
溶解氧分析仪通过测量水中的氧气含量来评估水质。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受到温度、压力和水中盐度等因素的影响。溶解氧分析仪的传感部分主要由金电极(阴极)和银电极(阳极)以及氯化钾或氢氧化钾电解液组成。氧气通过半透膜扩散进入电解液,与金电极和银电极构成测量回路。
当给溶解氧分析仪电极加上0.6~0.8V的极化电压时,氧通过膜扩散,阴极释放电子,阳极接受电子,产生电流。电流的大小与溶解氧浓度成正比,通过测量电流的大小,就可以得到溶解氧的浓度。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较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水体。
2.溶解氧仪的工作原理
溶解氧仪是测量溶解在水溶液内的氧气含量的仪器。氧气通过周围的空气、空气流动和光合作用溶解于水中。通过呼吸和分解作用,溶解氧会在水中消耗,主要依靠空气和光合作用进行补充。
水中氧的含量主要取决于温度。温水的氧浓度要低于冷水。但溶氧含量过高对动植物也有害。当水中溶解氧低于2mg/L时,水就会产生***臭。溶解氧电极可以用来测量现场或实验室内被测样品水溶液内溶解氧的浓度。
3.溶解氧测量方法
溶解氧测量仪主要基于两种测量原理:极谱法和荧光法。
3.1极谱法
极谱法溶解氧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如下:
*结构组成*:极谱法电极通常包含一个金色阴极(金点)和一个银材质的阳极,外加一个含有电解液(通常是氯化钾溶液)的电极腔。电极头部覆盖有一层半透膜。工作原理:在传感器顶端的薄膜上覆盖了一层荧光染料,当一束短波长的光照射到荧光染料时,荧光染料从应激态回到基态时会发射出光。光强度与溶解氧浓度成正比,通过测量光强度,就可以得到溶解氧的浓度。
3.2荧光法
荧光法溶解氧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如下:
*结构组成*:荧光法电极通常包含一个荧光染料层和一对电极。工作原理:荧光染料在溶解氧存在时会发出荧光。通过测量荧光强度,可以确定溶解氧的浓度。
4.溶解氧测量仪的应用
溶解氧测量仪在以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水质监测*:监测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评估水质状况。
水产养殖:监测池塘、鱼缸等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保证水生动物的正常生长。
污水处理:监测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溶解氧含量,评估处理效果。溶解氧测量仪作为一种重要的水质监测工具,在水环境保护和水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溶解氧测量仪的原理和测量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