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大年初三干什么
大年初三,大年初三干什么?
大年初三,又称为赤狗日,是我国传统春节的一个重要节日。这一天,民间有诸多习俗和传统活动,让人不禁感叹传统文化的魅力。大年初三到底有什么习俗和活动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1.睡大懒觉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这是古人对大年初三的描述。的确,在大年初三,人们通常会睡个懒觉,以补充连续庆祝活动消耗的体力。这一天,可以好好休息,为接下来的春节活动储备能量。
2.忌杀猪
相传,大年初三是女娲造猪的日子,因此忌讳杀猪。这一天寓意着新的一年六畜兴旺,所以人们会尽量保持和平,避免发生争斗。
3.忌点灯
除夕夜,家里要彻夜点灯,而到了大年初三,则需早早熄灯就寝。这是因为根据民间传说,大年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熄灯可以让老鼠家族们举行婚礼,在家中撒盐与米,寓意着与“老鼠分钱”。
4.天庆节
宋代宫廷节日,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5.仙游正月初三祝寿
仙游有个与别地不同的做寿风俗,老人年龄满“十”那一年,不管是哪月哪日出生的,都会举行祝寿仪式。
6.送灶神
在西北农村的大部分地方,初三这天是要送灶神的。从小年请回灶神爷贴在灶台中间,到了正月初三就要把灶神爷送走。
7.竹竿舞
福建闽南当地的畲族同胞会用喜庆的竹竿舞庆祝大年初三,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美满。
8.烧门神纸
正月初三这一天,旧时的人们还会把年节时的松柏枝以及所贴的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从而表示着年已过完,开始新的生活。
9.老鼠取亲
民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乱了鼠辈。
10.安睡迟起
经历了除夕和初一的热闹,大年初三便允许家人晚些起床,充分休息。这个习俗源于春节连续庆祝活动后身体需要恢复,同时也有避免外出拜年的意义。
大年初三,是一个充满传统习俗和文化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可以放松身心,享受宁静,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我们一起迎接这个美好的节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