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家园

首页 > 投资知识

投资知识

流通股与限售股区别 股票限售流通股

2025-02-19 15:44:26 投资知识

流通股与限售股的区别

流通股与限售股是股票市场中两种常见的股份类型,它们在交易规则、权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以下是关于流通股与限售股的区别的详细介绍。

1.定义及基本特征

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发行的、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的股份。流通股是相对于非流通股而言的,流通股并不是特指某一种股票。

限售股是指股份持有人依照法律法规或按自身承诺而持有的转让受限的股份。目前我国市场的限售股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股改产生的限售股、新股首次发行限售股等。

2.交易规则

限售股和流通股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可交易性的不同。简单来说,限售股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在市场上自由买卖,而流通股则可以随时交易。

限售股,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受到限制的、不能立即在市场上出售的股票。这些限制通常来源于公司内部的规定、法律法规或者是股东之间的协议。例如,在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新股东持有的股份在一定期限内受到限制。

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公开市场上自由交易的股票。流通股的数量和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是投资者们关注的焦点。

3.股权结构和股东权益

限售股和流通股在公司股权结构和股东权益方面具有不同的影响。

限售股: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企),有相当部分的法人股。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权,但成本极低(即股价波动风险全由流通股股东承担),唯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开市场自由买卖。后来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企业所有股份自由流通买卖。

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公开市场上自由交易的股票。流通股的数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和价格,流通股越多,交易活跃度越高,市场价格相对更为稳定。

4.限售流通股

限售流通股有2种类型:

1.新股发行的时候,基金网配售的,一般限制3个月。 2.股改时候非流通股东为了获得流通权支付的对价,一般限制12个月以上。

过了期限就可以和一般的流通股一样进行买卖了,这就是“解禁”。

5.相关法规

为更好地保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证监会对非流通股的上市交易作了期限和比例的限制。如《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股东转让非流通股份管理办法》等。

流通股与限售股是股票市场中的两种重要股份类型,它们在交易规则、股权结构和股东权益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需要充分了解这两种股份的特点,以降低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