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家园

首页 > 投资攻略

投资攻略

后出师表原文及翻译,后出师表的意思

2025-02-16 13:57:45 投资攻略

《后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一篇著名文章,创作于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正值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未果之际。文章表达了诸葛亮对***的忠诚和对战争的深思熟虑,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后主刘禅的忠告和期望。

1.文章背景与创作时间

《后出师表》的创作时间为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此时诸葛亮正在进行第一次北伐中原,但并未取得预期成果。在第二次北伐临行之际,诸葛亮向后主刘禅献上了这篇表文。

2.文章主要内容

2.1忠告与期望

文章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忠告和期望。他强调,尽管自己才弱敌强,但如果不伐贼,王业亦亡。他请求后主信任自己,并表示自己将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

2.2对***的忠诚

在文章中,诸葛亮表达了自己对***的忠诚。他认为,即使职位卑微,也决不敢忘记忧虑国事。这种忠诚和担当精神,体现了诸葛亮的高尚品质。

2.3战略思考

诸葛亮在文章中对自己的战略思考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宜先入南,再图北伐。这种战略思考体现了诸葛亮深邃的军事眼光。

3.文章特点与评价

3.1文章特点

《后出师表》在语言上较为朴实,但辞意深刻,充满激情。文章中的一些句子,如“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简洁有力,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3.2评价

《后出师表》是诸葛亮散文中的佳作,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文章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也反映了他对***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4.文章影响与传承

《后出师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成为***古代散文的典范,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和传承的重要文献。在当今社会,这篇文章依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启示作用。

5.文章中的一些重要词汇释义

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

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

①尽(毕力平险)②全部(群响毕绝)

①迫近,接近。(薄暮冥冥)

②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③厚度小。(薄如钱唇)

通过以上对《后出师表》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篇著名文章的内涵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