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内部控制应用指引18项
我国内部控制体系日趋完善,自2008年起,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系列应用指引,旨在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小编将详细解析内部控制应用指引18项,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内部控制规范。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体系由《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系列应用指引组成,旨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评价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
2.持续优化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各上市公司应持续优化内部控制制度,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
本指引旨在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优化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
4.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现有的内部控制理论如控制框架、控制目标、五大要素等,对于实务来说可能较为抽象。而内控措施则是将理论运用于实操的最佳接口,大多为实践出的“实用”理论。
5.精益管理与数字化转型
以***电网为例,其财务上围绕公司战略目标,运用管理会计理论方法和新技术构建数智化财务管理新模式,即“数智财务国网方案”。
6.内部控制报告指引
内部控制报告指引主要包括内部控制报告编报要求和审核要点,指导各单位强化编报责任、提升报告质量和分析应用水平。
7.参考表单
参考表单主要包括六大经济活动在执行过程中可能涉及的表单,为各单位加强单据控制、提高管理措施执行率提供参考。
8.内部控制有效性提升
通过持续优化内部控制制度,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高经营风险控制能力。
9.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
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密切相关,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审计,可以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0.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增强投资者信心。
通过以上解析,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内部控制应用指引18项,将其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提升内部控制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