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籍管理制度,小学学籍管理制度汇编
小学学籍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我国小学教育质量,规范学籍管理,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小编将对小学学籍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参考。
1.强化工作责任
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原则,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好招生后的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职责,各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本校学生入学、学籍注册、学籍管理等工作。
2.加强招生后管理
义务教育学校坚持免试就近入学,严格规范招生行为,确保所有适龄儿童都能顺利入学。学校要建立健全招生工作制度,规范招生程序,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3.新生入学
小学入学年龄为六周岁(丧失学习能力者除外),但不得小于六周岁。学生入学后设立“义务教育登记卡”、“学生名册”、“九年制义务教育责任书”、“学生入学通知书”等。
4.学籍注册
学生入学后,学校教导处应立刻批准取得学籍,编列正式学号。学生的学籍号分主号和副号,主号由省教育厅监制,副号由学校自编。
一年级新生入学,按上级划定的本校招收范围内的时龄儿童入学,并按规定时间办理报名注册手续。新生按学校规定编班,不得挑选班级。
转入学生,因户口迁移到本校的服务范围或父母在本地区工作或投亲的并具有本地区正式户口的学生,有正式转学手续,学校应予以接收。
7.学籍管理范例参考
新生入学,采取入学通知书制,并将入学通知书发给其父母或其监护人的手里。接到入学通知书后,应在规定时间内送子女或其被监护人到指定学校办理入学手续。学生学号长期有效,学生转学、休学、复学等变动,学校要及时更新学生信息。
8.《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印发的办法,标志着全国统一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的建立。该办法对于规范学籍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服务教育教学、促进教育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9.学生学籍管理采用电子管理系统
学生学籍管理采用省教育厅监制的电子管理系统。通过电子管理系统,学校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学籍信息,提高学籍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