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之不恭的意思,却之不恭的意思和造句
2025-03-10 15:29:48 投资攻略
“却之不恭”是一个源自***古代经典的成语,它传达了在社交场合中对于别人的好意和赠与,若不予以接受,便显得不礼貌和不尊重的深层含义。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礼仪之道,也揭示了人际交往中的谦逊与尊重。
1.成语释义
“却之不恭”由“却”、“之”、“不”和“恭”四个字组成。“却”表示推辞或拒绝,“之”在这里是代词,指代别人的好意或赠与,“不恭”则意味着不恭敬。整体而言,这个成语指的是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2.成语出处
“却之不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孟子的《孟子·万章下》。孟子在这里用“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这句话来表达对于拒绝别人好意的不恰当性。
3.成语故事
成语“却之不恭”与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有关。孟子,名轲,字子舆,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据传,孟子在某个场合拒绝了别人的赠与,但后来认为这样做是不恭敬的,因此提出了“却之不恭”这一观点。
4.成语用法
“却之不恭”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或宾语,常与“受之有愧”连用,表示虽然接受别人的好意感到有些不安,但拒绝却显得不礼貌。
5.成语例句
例如:“你把这么贵重的东西给我,我真是却之不恭,受之有愧。”这句话中,说话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接受贵重礼物的不安和恭敬。
6.近义词
“却之不恭”的近义词有“盛情难却”和“受之有愧”,都表达了接受别人好意的难处和内心的谦逊。
7.反义词
与“却之不恭”相对的是“置之不理”,表示对别人的好意或邀请不予理睬,显得不尊重。
8.成语发音
“却之不恭”的发音是quèzhīùgōng。
通过以上对“却之不恭”的详细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内涵和用法,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得体地运用这一成语,体现出良好的礼仪素养。
- 上一篇:佳能eos m5,佳能EOS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