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家园

首页 > 投资攻略

投资攻略

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注疏名词解释

2025-03-10 15:09:36 投资攻略

《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注疏》是唐代孔颖达等人编纂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它汇聚了《易经》、《尚书》、《礼记》、《周礼》、《仪礼》、《诗经》、《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楚辞》、《国语》、《论语》、《孟子》等十三部儒家经典及其注解。这部著作不仅是对古代经书的详细注释,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

1.注解与解释

在《十三经注疏》中,注解和解释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注解通常指的是对经书原文的字句进行注解,旨在阐明经文的意义和背景。解释则是对注解的进一步阐释,它深入挖掘经文背后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

2.记述与记载

《十三经注疏》中的记述和记载,是对古代经书内容的忠实记录。这些内容不仅包括经文的原文,还包括对经文的理解、注解以及相关的研究和评论。

3.注疏与疏义

注疏是注和疏的并称。注,指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如传、笺、解、章句等;疏,则是对注的注解,如义疏、正义、疏义等。注疏的内容涵盖了经籍中的文字正误、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方面。

4.《五经正义》

《五经正义》是对《五经》的注解,是先秦两汉时期儒家经学研究的成果之一。它通过摘取原文并加以注解、解释和批评,展现了当时儒家学者的学术见解。

5.《五经注》

《五经注》是明代儒学大师程颐所作,是对《五经》的全面、系统的注解。程颐的注解不仅对经文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还融入了自己的学术观点。

6.《周易注疏》

《周易注疏》是对《周易》的注释和解释,主要包括对卦辞、爻辞的注解,以及对其哲学思想的阐述。

7.私塾教育与乡试

一般私塾学毕后,学生需要参加本地乡试。考准后,学生即被称为秀才或贡生,这是对优秀学习者的认可。

8.十三经注疏的编纂与流传

《十三经注疏》的编纂始于唐代,经过历代学者的整理和修订,逐渐成为儒家经典的重要注疏集。它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文化和学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十三经注疏》名词解释

《十三经注疏》是十三部儒家经典的注疏,其中《周易》采用曹魏王弼、韩康伯的注,唐孔颖达等人的正义;《尚书》采用伪孔安国传,孔颖达等人的正义;《毛诗》采用汉毛公传、郑玄笺,孔颖达等人的正义;《周礼》、《仪礼》采用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采用郑玄注,孔颖达等人的正义;《春秋左传》采用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人的正义。

10.试题来源与解析

《十三经注疏》作为我国文史方面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其试题来源丰富,解析深入,对后世学者理解和研究儒家经典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