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开达,周开达四川农业大学
周开达:四川农业大学的骄傲与传承
周开达,一位享誉国内外的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西南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故事与四川农业大学紧密相连,成为该校历史上的光辉篇章。
1.历史沉淀: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的起源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的前身为1936年创建的四川大学农学院稻作室。1956年,随着四川大学农学院迁至雅安***建院,该稻作室演变为四川农学院水稻研究室。1988年,经省***批准,正式成立水稻研究所。这一历程见证了四川农业大学在水稻研究领域的深厚底蕴和不懈努力。
2.人才摇篮:周开达的学术之路
周开达,重庆江津人,***工程院院士,***水稻育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他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现四川农业大学)作物育种专业,1960年本科毕业并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65年,周开达担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室主任,开始了他在水稻育种领域的卓越贡献。
3.校园文化:农业特色融入校园
四川农业大学将农业特色巧妙地融入校园环境中。校内种植的农作物不仅用于科研,也装点校园,美化环境。这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时刻提醒学生不要忘记农业、不要忘记土地,体现了学校对农业精神的传承。
4.乡村振兴:助力地方发展
7天前,成都大学商学院与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举行校地合作签约仪式,助力乡村振兴。这种合作体现了高校在推动地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彰显了四川农业大学对乡村振兴的积极参与。
5.科研合作:深化交流与协作
3天前,自治区水利厅与河海大学***委***唐洪武一行进行座谈,就深化科研、人才培养等交流合作进行探讨。这种跨区域的科研合作,有助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
6.专家工作站:传承周开达精神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专家工作站由原所长李平教授领衔,成员60余人。该团队源自周开达院士创立的“两系杂交稻课题组”,致力于水稻育种的研究与推广,传承周开达的精神。
7.传承红色基因:周开达的红色誓言
在***的***报告中,******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周开达院士秉持“粮安天下,农稳社稷”的理念,致力于粮食安全的研究与推广,践行着红色基因。
8.校村合作:实践基地签约揭牌
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领导受邀参加镇金镇小湾村校村合作共建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这种合作有助于推动农业科技在基层的应用,助力乡村振兴。
9.致敬科学家:周开达的杰出贡献
由省科协联合教育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等单位举办的“致敬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活动中,周开达院士作为杰出代表入选,这充分体现了他在科学界的重要地位。
周开达与四川农业大学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的传承,更是对未来农业发展的深刻启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四川农业大学将继续秉承周开达院士的精神,为农业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上一篇:共振音箱,共振音响能穿透几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