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等级测评,信息系统等级测评流程
信息系统等级测评,作为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以下是对信息系统等级测评流程的详细解析。
1.系统定级与备案
目标:确定信息系统的保护等级,是整个等保工作的起点。内容:根据信息系统的业务重要性、数据敏感程度等因素,将其划分为五个安全保护等级,一级为最低,五级为最高。新建二级及以上信息系统在投入运营后30日内、已运行的二级及以上信息系统在等级确定30日内需向所在地的市级及以上***机关备案。
2.测评申请
流程:安全可靠测评申请流程分为材料提交、材料审核、受理评审3个阶段。
材料提交:送测单位按照自主自愿原则,在受理期内通过邮件方式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材料。
材料审核:相关部门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要求。
受理评审:通过审核的材料将进入受理评审阶段,评审组将对申请进行评估。3.等保测评备案
要求:运营、使用单位在确定等级后到所在地的市级及以上***机关备案。审核:***机关对信息系统备案情况进行审核,对符合要求的在10个工作日内颁发等保测评合格证书,并登记备案信息。
4.颁发证书与监督检查
颁发证书:主管部门给予合格系统颁发等保测评合格证书,并登记备案信息。监督检查:主管部门对已备案系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确保其持续符合等级保护要求。
5.测评准备阶段
了解等保测评要求:熟悉《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规范》等相关文件,了解等保测评的目标、流程和评估要求。
评估自身情况:评估自身信息系统的规模、安全设施、安全运维过程等,确定所要申请的等级。
准备材料:根据等保测评要求,准备相关的申请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组织机构代码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信息系统安全等级测评申请表等。6.测试与评估
测试:评估人员通过对评估对象按照预定的方法/工具使其产生特定的响应等活动,查看、分析响应输出结果,获取证据以证明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措施是否有效。评估:根据测试结果,评估信息系统是否符合相应安全等级的要求。
7.定级流程
业务信息安全和系统服务安全:信息系统安全包括业务信息安全和系统服务安全,与之相关的受侵害客体和对客体的侵害程度可能不同。
等级划分:根据信息安全类要求(S)、服务保证类要求(A)和通用安全保护类要求(G),以及相应的等级划分,对信息系统进行定级。通过以上步骤,信息系统等级测评能够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