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进九的第一天吗,是不是冬至进九
冬至是进九的第一天吗?答案是肯定的。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不仅是冬季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数九”的开始。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
什么是“数九”?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数九即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亦有说法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一般“三九”时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当数到九个“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便进入春天。
冬至逢壬数九
根据天干纪日法,冬至逢壬数九是指每年冬至以后第一个壬日开始就是一九的第一天。所谓“第一个壬日”,就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年份、月份、日期、时间以天干地支的组合排序进行记载的第一天。例如,2012年12月21日为冬至,那么从2012年12月22日开始,便是第一个壬日,也是“数九”的第一天。
冬至进九的意义
冬至进九,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过后将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进入冬至就数九,这就是所说的“提冬数九”。但“数九”并不是从冬至当天或次日开始算起的,而是从冬至后的第一个壬日开始。人们常说“冷在九、热在伏”,数九虽冷,但也是春天来临的前奏。
冬至与春暖花开
冬至这一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这天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的白昼也逐渐变长。当地民间用“过一冬,长一岁”来形容这个变化。当数到九个“九天”(九九八十一天)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数九的习俗
在数九期间,我国各地都有一些独特的习俗。比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冻河开,八九雁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些习俗反映了人们对数九的期待和对春天的向往。
数九与三伏的关系
冬至与三伏,一个是冬季的寒冷,一个是夏季的炎热,两者看似毫不相干,实则有着密切的联系。民间往往把两者放在一起说,比如农谚“热在三伏,冷在九、热在伏”。这种说法不仅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气候变化的深刻认识,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冬至是进九的第一天,标志着数九寒天的开始。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让我们共同期待春天的到来。
- 上一篇:升白药,升白药和升白针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