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触妙乐,内触妙乐南怀瑾
南怀瑾先生在其著作中,对“内触妙乐”这一佛教概念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将其与道家修气修脉的道理相结合,揭示了内心修行的奥秘。小编将围绕这一问题,探讨内触妙乐的内涵及其在修行中的重要性。
1.内触妙乐的内涵
当你气住脉通,把这些微细的脉管都打通了,你就可以得乐了。这种乐比男女交媾的快感要高很多,有了这种乐你就不要结婚了,所以佛经上讲,菩萨有内触妙乐。
这种内触妙乐并非简单的感官享受,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满足。它超越了物质层面的欲望,让人体验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快乐。
2.天人修养与内触妙乐
但是与我们人相比,天人的修养层次高一点,他们的福报大一点,喜乐也比我们高一点强一点。欲界天分六层,人道以上的有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忉利天),以及再上面的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和他...
天人的修养层次越高,内触妙乐就越强烈。这是因为他们在修行过程中,不断净化心灵,提升自身的境界。
3.境不现前与内触妙乐
境不现前故,那个境界没有啊,譬如说我们大家学佛,要打坐,坐了半天,你说,你悟道了,这是什么东西啊,人家问我,有没有道,我说有啊,我上有食道,下有***道,我当然有道,其他呢,我说没有道,我不知道。
境不现前意味着内心境界尚未达到理想的层次。在这种情况下,内触妙乐可能无法显现。修行者需要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境界。
4.南怀瑾先生对内触妙乐的阐释
南怀瑾老师:你只要读懂了这两句诗,也就可想而知我的心境了!南怀瑾老师:假使内在没有一个东西,人生是相当空虚的。
南怀瑾先生认为,内触妙乐源自内心的充实与满足。一个人若内心空虚,则难以体验到内触妙乐。
5.贪欲与内触妙乐
“贪欲者,谓于妙五欲,随逐净相,欲见,欲闻,乃至欲触。”贪色声香味触的是妙五欲,不妙的色你不愿意看,不喜欢看。那人对你发脾气是冤家,你看都不看他的,因为他不是“妙五欲”;你看到好看的,喜欢看得,为了戒律的关系不敢看,但站在那里多瞄他一下,那就是“妙五欲”了。
贪欲会阻碍内触妙乐的体验。修行者需要克制贪欲,才能更好地体验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6.六妙法门与内触妙乐
南怀瑾释先生在《定慧初修》中对六妙法门做如下通俗解释:六妙法门(又名小止观)是天台宗修证菩提道果之简要法门,也是十念法中的念安那般那的一种。六妙法门包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数数息为六妙门之第一步。
六妙法门是修行者提升内心境界、体验内触妙乐的重要途径。通过六妙法门的修习,修行者可以逐渐净化心灵,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7.打坐与内触妙乐
准备好这些,等打坐时,便可以挑一些药泥放在肚脐眼里,此法讲究的是肚脐这玩意内通腑***,外接神经。这药泥虽小,但是却极其容易被身体吸收,且这样几天用下来,身体自然会有所改善。
打坐是修行者体验内触妙乐的重要方式。通过打坐,修行者可以静心凝神,提升自身的境界,从而体验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8.内触妙乐的重要性
内触妙乐是修行者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通过内触妙乐,修行者可以体验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内触妙乐对于修行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修行过程中的重要目标,更是修行者提升自身境界、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石。
- 上一篇:周琦晒男篮邀请函,篮球队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