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躬屈膝的意思,卑躬屈膝的意思是什么 反义词
2025-03-06 08:12:58 投资攻略
“卑躬屈膝”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迎合他人或权力而丧失骨气,过分低声下气。它所表达的是一种缺乏自尊和骨气的心态。小编将深入探讨“卑躬屈膝”的含义、用法以及其反义词,以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一成语。
1.成语含义
“卑躬屈膝”的含义是指为了迎合他人或权力而过分低声下气,丧失自尊和骨气。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放弃原则和尊严的人。
2.成语用法
“卑躬屈膝”是一种联合式成语,可以用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它主要用来描述那些没有骨气、谄媚讨好、卖身投靠的行为。
3.成语出处
“卑躬屈膝”这一成语最早见于宋代魏了翁的《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流,亦不能自保。”这里描述了当时公卿大臣为了迎合权力而丧失尊严的情形。
4.反义词
“卑躬屈膝”的反义词包括“不亢不卑”、“宁死不屈”和“刚正不阿”等。这些成语都强调了一个人应有的自尊和骨气,不因外界压力而屈服。
“不亢不卑”意味着既不傲慢也不卑微,保持适度的态度。
“宁死不屈”则强调即使在面临***的情况下也不屈服于压力。
“刚正不阿”表示一个人坚定不移,不因外界因素而改变自己的原则。
5.示例用法
例如,在姚雪垠的《李自成》中,有这样的话:“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能向朝廷卑躬屈膝,用变节投降的办法,苟安一时。”这句话强调了即使面对困难,也不能为了暂时的安逸而丧失尊严。
6.相关成语
与“卑躬屈膝”相关的成语还有“反躬自省”和“趑趄不前”。前者意味着反思自己的行为,后者则形容犹豫不决、畏缩不前的状态。
“卑躬屈膝”是一个富有深意的成语,它提醒我们要保持自尊和骨气,不因外界压力而改变自己的原则。我们也应该学会欣赏那些不亢不卑、宁死不屈、刚正不阿的品质。
- 上一篇:宁乡千佛洞,宁乡千佛洞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