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若寒蝉的读音,噤若寒蝉读音意思
2025-03-05 14:35:52 投资攻略
成语“噤若寒蝉”源自历史故事,用以形容因恐惧或顾虑而不敢发声的情境。小编将详细解析其读音、意思以及相关用法。
1.成语的读音
噤若寒蝉的拼音为jìnruòhánchán。“噤”字读作jìn,意为闭口不言;“若”字读作ruò,表示如同;“寒蝉”读作hánchán,指的是深秋的蝉。
2.成语的意思
噤若寒蝉的原意是指深秋的蝉停止鸣叫,比喻因害怕或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在句子中,该成语可以充当谓语、定语、状语等多种成分。
3.成语的出处
成语“噤若寒蝉”的典故最早出自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杜密传》。原文描述了刘胜位为大夫,见到上宾时,因害怕而不敢推荐好人,见到***人也不发言,隐藏真情以自保,自比寒蝉,认为这是一种罪过。
4.成语的用法示例
例如:“他的话完了,台下有几个人拼命地高声讨论,而他却噤若寒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5.成语中的易混淆字
-近音字:“噤”字与“禁”字的读音相近,但意义不同。
形近字:“噤”字与“谨”字的字形相似,但读音和意义不同。
意义混淆:“噤若寒蝉”中的“噤”与“禁”虽然读音相近,但意义不同,前者表示闭口不言,后者表示禁止。
典故不明:不了解成语背后的典故,容易误解其含义。
无视规则:在使用成语时,应遵循成语的用法和意义,避免随意曲解。6.成语的扩展资料
-近义词:缄口不言、沉默寡言、默不作声相关成语:寒蝉仗马(寒蝉:寒天的知了,天寒季节知了不鸣;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仗马。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噤若寒蝉”的读音、意思及其在句子中的用法。在日常交流中,正确运用成语能够丰富语言表达,提升沟通效果。
- 上一篇:梅超风,梅超风和陈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