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家园

首页 > 投资攻略

投资攻略

望岳杜甫,望岳杜甫写作背景

2025-02-27 16:58:10 投资攻略

杜甫《望岳》创作背景解析

杜甫的《望岳》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杜甫卓越的文学才华,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写作背景和心境。以下是对杜甫《望岳》创作背景的详细解析。

早期漫游生活与创作

1.早期经历:杜甫的《望岳》创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当时杜甫年仅二十四岁。这一时期,杜甫离开了长安,前往州去省亲,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许多朋友。这段漫游生活对杜甫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诗歌特点:这一时期的杜甫诗作以古体诗为主,又称古诗、古风。这些诗歌多数通脱自由,充满想象,展现了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应举落第与心灵触动

1.落第经历: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到洛阳应进士,却不幸落第而归。这次落第对杜甫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心灵触动,也促使他开始了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

2.《望岳》创作:正是在这次漫游途中,杜甫创作了《望岳》。这首诗借泰山之高,表达了自己的壮志和豪情,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失意与情感抒发

1.***经历: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六月,杜甫因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而被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这次***失意使得杜甫的心情十分郁闷。

2.《望岳》情感:《望岳》中,杜甫通过对泰山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在诗中,他既表达了对泰山的敬畏之情,也透露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悲哀。

山岳之势与世态炎凉

1.山岳描写:《望岳》深刻描写了山岳之势和神异,尤其是对南岳衡山的描写,展现了杜甫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2.世态议论:在诗中,杜甫还对祭祀天地之礼进行了议论,反映了他对世态炎凉的深刻认识。

杜甫的《望岳》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通过对泰山、华山、衡山等名山的描写,杜甫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杜甫个人创作的巅峰之作,也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