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老卖老是什么意思,倚老卖老出处
“倚老卖老”是一个汉语成语,用以形容年纪较大的老人摆老资格,轻视他人,认为所有人必须谦让和体谅老人。这一成语源自元曲《谢金吾》第一折,反映了老年人自以为年纪大、阅历丰富而看不起别人的心态。
1.成语释义
“倚老卖老”中的“倚”字,意为依靠、仗着,“老”指年纪大,“卖”有卖弄之意,“老”在此处指老资格。成语整体的意思是,年纪较大的人依靠自己的资历,摆出一副老资格的态度,轻视他人,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对他们表示谦让和体谅。
2.成语出处
“倚老卖老”这一成语最早见于元·无名氏的《谢金吾》第一折。原文中写道:“我仅让你说几句便罢,则管里倚老卖老,口里唠唠叨叨的说个不了。”这里的“倚老卖老”形象地描绘了一个自以为年纪大就可以随意摆弄他人的人物形象。
3.成语例句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就曾用“倚老卖老”来形容某些老年人的行为。例如:“那些倚老卖老的,专会欺负小孩子,也不知是怎的,一味地欺负人。”(第五回)
4.成语用法
“倚老卖老”通常用于描述那些凭借年纪大而忽视他人感受的人。例如,在家庭中,有些老人可能会因为年纪大而要求子女无条件服从,这就是典型的“倚老卖老”。
5.成语影响
“倚老卖老”这一成语对于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老年人形象的刻画上。它提醒我们在尊重老人的也要注意避免他们因为年龄而过分要求他人。
6.成语与人生哲学
在当今社会,虽然“老有所为”、“老当益壮”等成语鼓励老年人发挥余热,但“倚老卖老”则提醒老年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因为年纪大而忽视他人的感受。这体现了一个人应当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成熟、谦逊的人生哲学。
7.成语与社会现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倚老卖老”的现象在一些场合中仍然存在。例如,在一些公共交通工具上,老年人可能会因为年纪大而占用座位,即使周围有年轻人需要座位,他们也可能“倚老卖老”地拒绝让座。
8.成语与现代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价值观越来越强调平等和尊重。“倚老卖老”这一成语所体现的某些观念逐渐被社会所摒弃。人们更加注重的是尊重每个人的权利,而不是简单地依靠年龄来获得特权。
9.成语与传统文化
“倚老卖老”这一成语也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观念,即尊重长辈、孝顺父母。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传统观念也需要与时俱进,既要尊重长辈,也要注重平等和尊重他人的权利。
10.成语
“倚老卖老”这一成语提醒我们在尊重老年人的也要注意他们是否过度依赖年龄,忽视了他人的感受。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倡导平等、尊重的价值观,让每个人都能够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得到应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