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准品,校准品反测
校准品,校准品反测:揭秘测量设备的精准之路
1.校准实验室的溯源性与胜任能力
对于校准实验室而言,制定和执行测量设备校准/检定计划至关重要。这不仅要求实验室的测量工作能够溯源到国际单位制(SI)的计量单位,还必须溯源到相关的自然常数。这一过程的目的是确保实验室的测量工作具有溯源性,以展示其胜任能力、测量能力和溯源性。
2.内部标准物质与校准溶液的量值核查
内部标准物质或由有证标准物质制备的校准溶液,往往缺乏充分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数据。进行严格的量值核查是必要的。实验室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和技术条件,灵活选择核查方式,例如利用质控图等工具。
3.测量标准之间的比较与校准
当两台测量标准(如3.28)之间进行比较时,如果这一比较用于检查其中一台测量标准,并在必要时进行量值修正以及提供测量不确定度(3.48),则这一过程可视为一次校准(3.4)。
4.校准层级结构
在小编件中,校准层级结构被定义为使用指定序列的测量程序(3.22)和参考物质(3.39)(在条件具备时,由高层级参考物质提供)。
5.校准的目的与结果
校准的主要目的是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和确定有关计量特性。校准结果也可以表示为修正值或校准因子,具体指导测量过程的操作。例如,某机械加工组织使用的卡尺,通过校准发现与计量标准相比较已大出0.2mm,可将此数据作为修正值,在校准标识和记录中标明已校准的值与标准器相比较大的情况。
6.设备校准的概念与过程
设备校准是指对量测设备或标准件进行测试与调整,以了解其准确度之行为。根据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校准的过程通常涉及使用生化仪检测已知一定浓度的校准品,得到对应的吸光度,并以此建立物质浓度和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即校准曲线)。随后,将生化仪检测到的患者标本与对应试剂反应的吸光度带入校准曲线中,即可得到患者标本相应的物质浓度。
7.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
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以及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等)。
8.选择合适的校准标准品与准备校准溶液
选择符合要求的校准标准品,确保其纯度、稳定性和可溯源性。根据校准标准品的要求,配制合适浓度的校准溶液。
9.检查仪器状态
确保液相色谱仪等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以便进行准确的校准和测量。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从而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 上一篇:汽车学徒工,汽车学徒工作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