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博士生写代码统计核酸结果,复旦大学博士查询
2025-02-21 06:04:51 投资攻略
复旦大学博士生写代码统计核酸结果,提升校园核酸检测效率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核酸检测成为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李小康,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发了一款小程序,极大提升了校园核酸检测的效率。
1.校园核酸检测面临挑战
复旦大学自3月初以来启动了常态化核酸筛查工作,要求班级辅导员核查学生“健康云”核酸完成截图,确保“不漏一人”。这项工作原本需要辅导员花费大量时间核对截图,效率较低,且容易出错。
2.博士生李小康开发小程序
面对这一挑战,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李小康迅速行动,利用自己的编程能力,开发了一款小程序。这款小程序能够自动识别学生提交的核酸结果截图,并在短短几分钟内完成核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小程序降低出错率,提升校园防疫效果
使用这款小程序后,辅导员只需等待2分钟就能拿到结果,极大地减少了核对截图所需的时间。由于是自动化操作,小程序还能有效降低出错率。正如古话所说,“是人总是会犯错的”,但有了这个软件,就能减少很多出错的可能性。
4.小程序有望全国推广
目前,这款小程序仅在复旦大学内部使用,但李小康希望在未来,这款小程序能够在全国各地推广,为更多高校提供便利。届时,校园核酸检测的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
5.体现科技创新在防疫中的作用
李小康开发的小程序不仅体现了复旦大学师生的创新精神,也展示了科技创新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潜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复旦大学博士生李小康开发的这款小程序,为校园核酸检测带来了便利,有效提升了防疫效率。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像李小康这样的青年才俊,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