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死辱母案,刺死辱母案报道标题
2016年4月14日,山东省聊城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辱母案”。女企业家苏银霞因无力偿还高利贷,被催债人杜志浩等11人长达一小时的凌辱,杜志浩更是当着苏银霞儿子于欢的面,对苏银霞进行侮辱。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于欢持水果刀刺向杜志浩,导致杜志浩失血过多休克***。
1.案件经过
在2016年,山东聊城的一位女企业家苏银霞因无力偿还高利贷,被催债人杜志浩等11人长达一小时的凌辱。杜志浩的行为更是令人发指,他脱下裤子,当着苏银霞儿子于欢的面,把自己的生殖器往苏银霞脸上蹭。在极度愤怒和绝望的情况下,于欢摸出一把水果刀乱刺,杜志浩被刺中后自行驾车就医,但因失血过多休克***。
2.社会舆论
事件发生后,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发现,***介入4分钟后就离开了拘禁于欢母子的办公室,而于欢被催债人控制。未成年人往往因为年幼而难以***报案,致使一些针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成为隐案。
3.法律争议
事件中,于欢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成为了最大的争议点。在《刺死辱母者》一文中,多次提到两个重要人物,于秀荣和刘晓兰,因此判决书中也查找了有关二人的信息。从舆情传播的角度来分析,主流媒体搜狐新闻、腾讯新闻、网易新闻、南方周末、和讯新闻、奇闻007等对“辱母案”进行了相关的报道,报道详细描述了事件的细节和原委。
4.***职责
根据《***法》,***的职责包括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在此次事件中,***介入4分钟后就离开了现场,引发公众对***职责履行情况的质疑。
5.家庭暴力
事件中,未成年人王旭因学习上的一点不合,就被王某殴打。这反映出家庭暴力问题的严重性。未成年人往往因为年幼而难以***报案,使得家庭暴力成为隐案。
6.案件启示
“辱母案”的发生,不仅揭示了社会暴力事件的残酷,更引发了人们对法律、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借助本案,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家庭暴力和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加强法律教育和普及,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