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和工资收入的区别
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和工资收入的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可支配收入”和“工资收入”这两个词,但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呢?我们将详细解析这两个概念,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它们。
1.工资收入的定义及特点
工资收入是指从工作中获得的收入,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定期的,如月薪、年薪等。工资收入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人的收入水平,也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2.可支配收入的定义及特点
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获得并且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它包括家庭成员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他兼职和偶尔劳动得到的劳动收入。即工资收入中扣除掉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剩下的那部分。
3.可支配收入与工资收入的区别
3.1定义不同
可支配收入是指收入减去税收和其他必要开支后剩余的收入,而工资收入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3.2包括的范围不同
可支配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以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
3.3影响因素不同
平均工资是直接影响市场容量大小的重要因素。可支配性收入一方面受制于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另一方面受***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的影响,可支配性收入直接决定消费者购买力水平。
4.最低工资标准与可支配收入
最低工资包含劳动者应承担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这是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做法,如广东、山东、浙江、安徽、云南等地。而北京、上海等地的最低工资不包含劳动者应承担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5.工资发放时间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者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可支配收入与工资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状况,以及***的收入分配政策。
- 上一篇:寿司帘,寿司帘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