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都御史,右都御史几品
右都御史:明清官职的辉煌与变迁
1.都察院:明清两代最高监察机构
都察院,作为明清两代最高的监察、弹劾及建议机关,其设立标志着***古代监察制度的完善。明洪武年间,将御史台改名为都察院,成为中央监察机构的核心。
2.左右都御史:都察院的长官
在都察院中,长官为左、右都御史,其品级为正二品。左都御史负责掌管都察院事务,而右都御史则协助左都御史处理院务。两者共同维护着朝廷的监察体系。
3.右都御史的升迁与职能
清代雍正八年,右都御史的品级升为从一品,标志着其地位的提升。在清代,右都御史不仅是都察院的最高职,还是总督、巡抚的加衔。乾隆十四年,皇帝下谕,出任总督者例授都察院右都御史,显示出其在地方行政中的重要性。
4.右副都御史与地方官职
总河、总漕及各省巡抚均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这一职位在地方行政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右副都御史的兼兵部尚书或侍郎衔,需由吏部请旨定夺,体现了官职的灵活性与皇帝的权力。
5.武选官与官职分类
明清时期的武选官自下而上分别包括无品杂阶、小使臣、大使臣、诸司使副、诸司使、横班、遥郡官、正任官等类别。这些类别虽不完全影响武选官的官和差遣,但为官职分类提供了依据。
6.观风整俗使与地方权势
观风整俗使与皇帝联系紧密,其品秩无定制,官阶据原职而定。观风整俗使直接听命于雍正帝,有直达皇帝的奏事权,因此在地方上权势很大。
7.况钟:清正廉洁的知府典范
况钟任知府后,清除积弊、平反冤狱,一身正气、秉公执法。他每日轮流治理一个县的事情和案件,上任不到一年,就勘问、纠正了许多轻罪重判、重罪轻判的案件,使官吏不敢为***和怠政。
8.官职品级与权势关系
明清时期的官职品级与权势密切相关。正一品官职如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等,从一品官职如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等,都拥有极高的权力和地位。
而言,右都御史作为明清两代的重要官职,其职能和地位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从都察院的长官到地方行政的加衔,右都御史在维护朝廷纪律和地方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清时期的官职品级与权势关系也为我们了解古代官场提供了丰富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