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九月初三夜全诗,可怜九月初三夜下句是什么
2025-02-19 18:21:46 投资攻略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描绘了中秋时节江边的美丽夜景,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小编将深入解析这句诗的意境,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1.诗人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数量众多,风格平易近人,深受人们喜爱。
2.诗句解析
“可怜九月初三夜”,这里的“可怜”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可怜”,而是表示“可爱”、“可羡”之意。九月初三的夜晚,正是中秋佳节的前夕,诗人用“可怜”来形容这一夜晚的美丽,表达出对中秋佳节的向往。
3.重点词语与译文
-露似真珠: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月似弓:月亮像一张弓,这是指农历九月初三的上弦月,形状弯如弓。
4.诗句意境
这句诗通过“露似真珠”和“月似弓”的比喻,将九月初三夜晚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露水的晶莹与月亮的柔美相映成趣,给人以宁静、恬淡之感。
5.《暮江吟》全文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从来天匠为轮足,自是人心此夜余。
静入万家危露滴,清埋众象叫鸿孤。
坐来惟觉情无极,何况三湘与五湖。6.诗词背景
《暮江吟》是白居易在江边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黄昏时分江边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7.文学价值
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8.文化内涵
这句诗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在古代文学中,月亮常常象征着团圆和美好,而露水则象征着纯洁和清高。
9.诗句影响
这句诗广为流传,成为后世文人墨客传颂的名句,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
- 上一篇:热血无赖配置,热血无赖配置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