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纸之乡,蜀竹纸业
蜀纸之乡,蜀竹纸业:探寻千年造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蜀纸,又称蜀竹纸,是***传统造纸工艺的瑰宝,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四川便是造纸业的重要发源地,尤其是蜀竹纸,以其独特的工艺和优质的品质,被誉为“蜀纸之乡”。
1.清代竹纸制作技术的完善
在清代,竹纸制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据史料记载,当时竹纸的使用量远远高于其他手工纸,竹类纤维纸出现的概率高达80%。这一时期,竹纸的制作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包括选材、浸泡、蒸煮、打浆、抄纸、压榨、晾晒等多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讲究精细。
2.清朝造纸业的兴衰
清朝的造纸业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晚清时期,随着西方机制纸的传入和发展,对我国传统手工纸制作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传统工艺面临困境,手工纸急剧衰落。
3.竹产业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化发展
为了解竹编工艺的历史传承和现代化产业发展,安徽农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赴广德市东亭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调研,他们了解到竹产业现状,感受工匠精神,体会新时代农村的新形象。
4.赤水市:***竹子之乡
遵义市是我省竹资源主产区,赤水市被誉为“***竹子之乡”。全市竹林面积达374.65万亩,竹产品涵盖竹建材、竹装饰、竹工艺品、竹造纸、竹家具和竹笋加工6大系列300多个品种。
5.竹资源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近年来,太湖县刘畈乡依托丰富的毛竹资源,大力发展竹筷、竹签、竹炭等竹产业,将竹资源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6.千年交子精神焕新续写金融强省答卷
千年之前,北宋益州(成都旧称)地区商贸往来繁荣,造纸印刷工艺先进,交子于民间应时应需而生。交子本身就是四川俗话,是票券的概称,类似一种存款凭证。交子的出现,是蜀地信用文化、经济发展以及生活便利需要的共振结果。
7.嘉陵江畔,丝路寻芳
蜿蜒逶迤的嘉陵江流经南充市高坪区,受阻于烟山,形成一个状如“Ω”的地貌奇观,被誉为“天下第一曲流”。嘉陵江畔,丝路寻芳。至20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4天府旅游名县巡礼活动来到位于南充市高坪区内的六合丝绸博览园,感受丝绸历史印记,探寻百年厂区的前世与今生。
8.旌桥木竹制品厂:传承与创新
“当初正是看到这里丰富的毛竹资源,才毅然决定创办竹制品加工厂。目前,我们用的竹原料大多来自本地村民砍伐的毛竹,每年要收购2万吨。”旌桥木竹制品厂负责人方斌介绍,“建厂之初只有5个工人,现在已有50多人。”
蜀纸之乡,蜀竹纸业,不仅承载着千年文化的传承,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让我们共同期待,蜀纸之乡的未来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