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乌有的意思,子虚乌有的意思近义词
2025-02-17 14:01:09 投资攻略
成语“子虚乌有”源于汉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原指虚构的人物和事物,现多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物。小编将从成语的来源、用法、近义词及反义词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成语来源
1.成语典故:子虚乌有起源于汉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原文中“子虚”和“乌有”均为虚构的人物,寓意着不存在的事物。2.成语演变: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成语逐渐演变为指代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物。
二、成语用法
1.充当谓语:成语“子虚乌有”在句子中可以充当谓语,表示事物不存在或为虚构。2.充当定语:成语还可以作为定语使用,修饰名词,表示所修饰的事物不存在或为虚构。
三、运用示例
1.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下》:“文艳用寡,子虚乌有,寓言淫丽,托风终始,多识博物,有可观采,蔚为辞宗,赋颂之首。”2.清·沈惟贤《万国演义序》:“文贵征实,不蕲于振奇,所以愧文士子虚乌有之习也。”
四、近义词
1.凭空想象:指没有依据或事实,仅凭想象。2.无中生有:指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五、反义词
1.确有其事:指确实有这回事,存在的事实。2.确凿无疑:指事实确凿,毫无怀疑。
六、理解词语
1.子虚:指并非真实。2.乌有:指哪有,表示不存在。
成语“子虚乌有”源于汉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原指虚构的人物和事物,现多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学会辨别事物的真伪,避免被“子虚乌有”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