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家园

首页 > 投资百科

投资百科

佛教唯心现量是什么意思 唯心 唯识

2025-02-25 21:31:22 投资百科

佛教唯心现量

佛教中的“唯心现量”是一种深奥的哲学概念,它揭示了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这一理论认为,外在世界的现象并非***存在,而是由内在的心识所显现。以下将详细解析这一概念及其相关内容。

1.心物和合与心中唯识

心中花只存在于心中,是心物和合的体现。心依照山中花的样子,在心中显示成相,这就是唯识论所说的“心中唯识”。心如明镜,把山中花映在心里,就变成了心中花。山中花是镜子外的物本体,心中花是镜子里反映出的物象。

2.物质和意识的起源

佛教在般若和唯识经典中阐述了物质和意识的起源。参考文献包括《释摩诃衍论》、《楞严经》、《大乘入道次第》、《佛地经论》、《佛说法身经》等。大乘佛教认为,一切境界都由心所现,如看到的山,每个人心中的感受都不同,这是心的作用。

3.统觉与观念化合

统觉是心理学名词,指几个观念化合成一个观念。例如,六祖慧能将神秀偈语中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化合为一个观念。这体现了佛教对物质实在性的质疑,暗示物质并非如直观感受那般坚实、***存在。

4.极微与实相般若

“极微”意即极其微小,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实相般若是形而上的道体,是宇宙万有的本源。悟道就是见到那个道体的空性,叫做实相般若,属于智慧的部分。真正的道体是不可思议的,我们聪明只是意识部分,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范围。

5.唯心净土与三界唯心

“我空”是佛教中关于个体自我本质的一种看法,指出所谓的“自我”并非一个***、永恒不变的存在。根据大乘唯识学派的观点,“我空”意味着所有有情众生的身体是由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暂时组合而成的现象,并没有一个常住不变的主宰者。

6.唯识宗与《楞伽经》

《楞伽经》是唯识宗的根本典据“六经十一论”之一,也是早期禅宗依奉的重要经典。南怀瑾先生撰写的《楞伽经》全文的大义今释,深入浅出,将学术性和通俗性融为一体。

7.心识与一切法

唯识论者说,三界唯心所作,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一切法都是我们心识造成的。唯心论者以为我们所知觉的不是知觉的原因,是心灵先天存在的。这一观点强调了心识在宇宙万物中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