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热液活动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简表
鄂尔多斯盆地热液活动与地层简表探秘
鄂尔多斯盆地,被誉为***的“能源宝库”,其地质构造和地层特点在我国地质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下将从地层简表、热液活动等方面,深入解析鄂尔多斯盆地的地质奥秘。
1.地层分布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属于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鄂尔多斯地层分区的中生代大型内陆坳陷盆地沉积。出露地层主要有中生界三叠系上统、侏罗系下、中统、白垩系下统、新生界新近系上新统及第四系。
2.地层产状及分布
地层产状平缓,倾向西偏南,倾角0~3°。现将区内出露的地层由下而上简述:
-中生界三叠系上统:主要为砂岩、泥岩,厚度约1000米。
侏罗系下、中统:以砂岩、泥岩为主,厚度约2000米。
白垩系下统:主要为砂岩、泥岩,厚度约1500米。
新生界新近系上新统:主要为砂岩、泥岩,厚度约1000米。
第四系:主要为砂砾石、泥岩,厚度约500米。3.热液活动与地层关系
鄂尔多斯盆地热液活动活跃,地层中存在大量热液活动形成的矿床。杭锦旗地区二叠系地层水主体为CaCl2型,泊尔江海子断裂以北和以南地区地层水矿化度平均分别为52.1g/L和41.9g/L。不同类型水化学特征参数均指示了地层封闭性较好,地层水在埋藏过程中经历了较强的浓缩变质作用,天然气保存条件较好。
4.火山活动与地层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火山活动频繁,采用岩性-岩相-火山构造三重填图法对则弄群陆相火山岩进行填图,确定了火山活动中心、火山机构类型、火山演化特点等。共识别出8个火山机构,深入研究了陆相火山盆地形成和演化规律。
5.油气资源丰富
鄂尔多斯盆地“油多铀好”,堪称我国能源“聚宝盆”。新发现10个亿吨级油田、19个千亿方级气田,探获10个大型以上铀矿床,铀矿资源量大幅增加。
6.特大型铀矿发现
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铀矿为全球首次在风成砂岩分布区发现的特大型铀矿,是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新类型铀矿找矿的重大突破。
7.风成砂岩分布与找矿前景
我国大面积发育风成砂岩,除鄂尔多斯盆地约20万平方千米分布区外,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松辽盆地等含油气盆地也广泛分布。本次泾川铀矿的发现,将形成找铀新局面,大幅增加我国铀资源量,有效提升我国铀资源安全保障程度。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构造和地层特点丰富,热液活动频繁,油气资源丰富,为我国能源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对地层简表和热液活动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挖掘鄂尔多斯盆地的地质潜力,为我国能源战略布局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