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
2023-12-25 19:17:44 投资知识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 M0(流通中现金)
流通中现金是指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单位包括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M0是最基础的货币供应量层次,是指直接用于购买商品和支付的现金。
2. M1(狭义货币供应量)
狭义货币供应量是指M0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M1是流通中现金加上单位活期存款的总和,反映了人民币在流通中的货币供应状况。
3. M2(广义货币供应量)
广义货币供应量是指M1加上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事业单位、组织、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以及城乡居民在银行的定期存款。M2反映了整个经济体系中流通的货币总量。
在我国现行的货币统计制度中,货币供应量被划分为这三个层次。尤其是M2,被广泛用于衡量我国的货币供应状况和经济运行态势。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层次划分并不是固定的,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创新,口径可能会有所调整。
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包括M0、M1和M2三个层次。M0代表流通中的现金,是最基础的货币形式;M1包括M0和单位活期存款,反映了人民币在流通中的货币供应情况;M2加上银行体系以外的定期存款,全面反映了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流通货币总量。这种层次划分有助于监测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为货币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 上一篇:奥维通信是军工企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