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家园

首页 > 投资知识

投资知识

股票一般什么时候退市

2023-12-13 20:19:50 投资知识

股票一般什么时候退市

股票退市是指上市公司被从证券交易市场摘牌,不再进行交易的过程。股票退市申请一般由上市公司自主提出或者被证券交易所主动强制退市,通常是因为公司经营状况差、股价长期低迷、财务状况***化等原因。退市会对股东、投资者和市场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退市制度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一种手段。

1. ST及*ST标识的股票存在风险

ST股票是指在股票名称前加上ST字样,是对市场的一种警示,表示该股票存在投资风险。

ST则表示该股票有退市风险,需要警惕。

ST股票的风险与收益通常较大。

2. 终止上市和摘牌

股票被深交所或上交所决定终止上市,将进入退市整理期,通常为30个交易日后,在交易所主板被摘牌,成为一个因股价低于面值而退市的上市公司。

3. 上市公司合并或注销

上市公司因新设合并或者吸收合并,不再具有***主体资格并被注销时,其股票按照证券交易所规则退出市场交易。

4. 连续亏***可能导致退市

股票被标记为*ST后,如果连续提交的财务报表显示亏***,在下一个月可能会被做出退市处理。

5. 退市风险警示(ST)

根据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将实行退市风险警示(ST)。

具体而言,如果公司连续两年亏***,并且第三年也未实现扭亏为盈,那么将被标记为“ST”并进入退市预警状态。

6. 财务报表审核与退市准备期

在股票被标记为*ST后,公司需要在4月份向证监会递交财务报表。

如果财务报表连续出现亏***,往往需进行退市准备,此期限通常为三个月。

股票退市是上市公司因经营状况不佳、财务状况***化等原因被从证券交易所摘牌的过程。常见的退市标识包括ST和*ST,其退市风险与收益较高。股票退市一般经历风险警示期、退市整理期等阶段,具体退市时间会因公司情况而异。股票的连续亏***以及财务报表审核都是可能导致退市的因素。股票退市对股东、投资者和市场都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退市制度的建立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