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是入账价值吗
公允价值与入账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是指某一资产或负债在市场上能够进行交易时的价格,是市场价格的体现。而入账价值则是指资产或负债在会计记录中的价值,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入账价值。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
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都是资产的价值概念,但二者有一定的差异。公允价值是资产在市场上的估值,是企业在计量日能够获得的现金等有价物进行交换的价格。而账面价值则是资产的历史价格,在计量时通过扣除相关减值准备、累计折旧等因素而形成的价值。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计量模式
1. 公允价值模式:公允价值模式是指企业在计量资产或负债时,采用市场价格作为计量依据,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是其计量时的价值。
2. 账面价值模式:账面价值模式是指企业在计量资产或负债时,采用历史价格减去相关减值准备、累计折旧等因素后的净额作为计量依据,即资产或负债的入账价值是其计量时的价值。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在特定情况下的应用
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时,入账价值将等于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补价减收到补价以及为换入资产发生的相关税费。而采用账面价值计量模式时,入账价值将等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补价减收到补价。
2. 合并会计中的资产计量:在企业合并时,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则将按照资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而若采用账面价值计量模式,则仅认可资产的账面价值乘以持股比例进行计量。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
公允价值是指资产在市场上的估值,是市场价格的体现;而账面价值是指资产的入账价值,是历史价格减去相关减值准备、累计折旧等因素后的净额。在计量模式上,公允价值模式采用市场价格进行计量,而账面价值模式采用历史价格减去相关因素后的净额进行计量。
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在资产的计量和估值上存在差异。对于不同的情况和需要,可以选择适用公允价值模式或账面价值模式来计量资产的价值。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为企业决策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依据。
- 上一篇:10股转增6股股价怎么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