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殿的大成是什么意思
大成殿是文庙(又名孔庙)的主要建筑,位于文庙内。兴建文庙代表着兴学、兴教,主张尊孔、祭孔,借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大成殿在唐代时被称为“文宣王殿”,宋徽宗赵佶取《孟子》的语义,尊孔子为“集大成”的殿名。所以大成殿的大成指的是孔子能集古今之大成,即将前人的主张、学说等经过归纳、整理,形成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
一、大成的含义
大成有多种含义,对孔子来说,大成指的是其思想集古圣贤之大。君主赞扬孔子思想,封号为“大成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在郑玄的《孟子注》中,大成被解释为致太平的意思。此外,大成还指的是学问和道德等方面的大的成就。
二、大成殿的命名
1. 原名文宣王殿:大成殿在唐代时被称为“文宣王殿”,唐代皇帝将孔子封号为文宣王,是对他学识渊博的赞美。
2. 改名为大成殿:宋徽宗赵佶在崇宁三年下诏将文宣王殿改名为大成殿,以赞扬孔子能集大成之道德和学术思想,让其成为后世之楷模。
三、大成殿的意义
1. 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大成殿是文庙的核心建筑,通过供奉孔子和祭祀仪式,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儒学思想。
2. 尊孔承传:大成殿作为文庙的主要建筑,象征着对孔子的尊崇和传承,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祭孔仪式,表达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3. 教育功能:大成殿是文庙的重要场所,承载着培养学子德才的使命,成为教育重镇,激励着学子们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不断进取。
四、大成殿的建筑特点
1. 建筑形式:大成殿采用传统的***建筑风格,正殿门式为重檐歇山顶,屋顶覆盖青瓦,整体建筑气势恢宏庄严。
2. 建筑布局:大成殿分为大成殿前殿、中殿、后殿三部分,整体平面布局呈现出三进式的形式,展现了中式建筑的典型特点。
3. 艺术装饰:大成殿内外的装饰富丽堂皇,门额上雕刻有精美的龙凤图案,殿内供奉着孔子的神像和文具,以及孔子的名言警句。
五、大成殿的历史沿革
1. 唐代:大成殿作为文宣王殿存在,唐代皇帝封孔子为文宣王,表彰其为文化名人。
2. 宋代:宋徽宗将文宣王殿改名为大成殿,以表彰孔子的学识和思想大成。
3. 清代:清朝采取一系列措施,重修大成殿,保护和传承孔子的思想文化遗产。
4. 当代:大成殿作为文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依然扮演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角色。
大成殿作为文庙的主要建筑,承载着传承儒家思想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使命。大成殿的大成是指孔子能集古今之大成,形成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通过对大成殿的介绍,我们更加了解了这一文化遗产的历史沿革、建筑特点以及其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 上一篇:保险业务未达成原因